第十届永平奖教金候选人
孙凌云
教授
  • 推荐单位:信息学部
  • 来校年月:2008年8月
  • 所在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孙凌云:师生肩并肩,迎接新挑战
    推荐评语
    孙凌云教授始终耕耘在教书育人一线,围绕智能时代下的设计理论、方法和实践开展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与育人生态建设。以“设计思维”为核,围绕技术、商业、艺术、文化、人本五大构成,梳理智能时代设计人才培养的无边知识体系,构建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类本研公共课程体系,推动建设一批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专业深度交叉融合的AI+X课程。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浙江省教学成果奖1项,主讲6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参与建设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课程,出版4本原创性教材;以师生“肩并肩”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以“真问题、真方案、真实践”为标准评价教学成效,连续8年主持课程成果发布会、校企对接会等活动,师生共创课程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转化10余项;做强实践训练,参与发起并举办6届好设计大赛、7届移动应用创新竞赛,指导学生在红点、IF、DIA、互联网+等比赛中获奖30余项。
    孙凌云教授积极打造智能时代设计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促进跨国界设计教育实践。连续12年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UTD)全面合作,牵头研发5门全英文设计类课程,累计互派学生890余人次;连续8年负责中日韩三国教育部亚洲校园建设项目,累计参与学生1200余人次,获CHINA DAILY的专题报道。他发起举办或承办科技设计国际学术会议、中国创新设计大会、计算智能与设计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为打通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提供了重要平台;担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生态设计领军班讲师,向“一带一路”政府官员推广智能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在推动中国教育方案输出海外的同时,开展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科普工作,在全国双创周、互联网+未来科技展、第19届亚运会“亚运竞技主题数字艺术展”、浙江美术馆等中展出相关成果、普及科技前沿,工作在新华社、央视科教频道等媒体报道。
    经信息学部评议,推荐孙凌云教授为第十届浙江大学永平奖教金候选人。
     
    主要事迹
    孙凌云教授是浙江大学设计学学科负责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业设计)负责人。担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分管本科生教育(含基础教学);担任国际设计研究院院长,承担以设计学学科为主体的国际合作、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援建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担任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所长;担任浙江大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负责全校人工智能类通识和基础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和教学组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设计教育提出全新要求,培养胜任前瞻性、战略性、颠覆性设计的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孙凌云致力于推动智能时代的设计教育改革,在科技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课程体系开发等方面都取得突出成绩。
    一、以创新能力提升为导向,建设智能时代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与育人生态
    针对智能时代下的设计人才培养,面向我国设计类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孙凌云牵头《以创新能力提升为导向的科技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与生态建设》,荣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及2021年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要举措包括:
    (1)重构知识体系,课程有核无边、交叉融合。以“设计思维”为核,围绕技术、商业、艺术、文化、人本五大构成,梳理智能时代设计人才培养的无边知识体系。担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业设计)负责人;出版《智能产品设计》等4本原创性教材;建设《设计思维与创新设计》等2门国家精品课程。
    (2)变革教学形式,实现问题导向、师生共创。以师生“肩并肩”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以“真问题、真方案、真实践”为标准评价教学成效。连续8年主持课程成果发布会、校企对接会等活动;在《工业与信息化教育》等期刊发表教改论文4篇。
    (3)做强实践训练,强化使命引领,聚焦前沿。与北斗、徐工等国家重点企业成立校企创新平台和育人基地,为学生创建“听得到炮声”的实践环境,营造“荷枪实弹”的创新状态。指导学生在红点、IF、DIA、互联网+等比赛中获奖30余项。
    (4)深化育人生态,汇聚多方资源,四链融合。与民间组织合作,支持宁波和丰创意广场等实体机构策划和运行;与地方政府合作,负责杭州良渚梦栖设计小镇建设。发起并举办科技设计国际学术会议、中国创新设计大会、计算智能与设计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打通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
    培育了一批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设计人才,包括国家重点企业的设计创新人才、引领行业的创新创业精英、服务高校教育与科研的骨干师资,其中作为主要设计师承担复杂人机交互系统、智能工程装备、数字创意系统等变革性产品设计。教育部新闻办报道“培养以创新型为导向的设计人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
    遵循“以高水平国际合作学术研究,带动跨学科设计人才培养”理念,带动培养了一批从事科技设计创新创业的学者和研究骨干。如CMU副教授姚力宁(2010届硕)、阿里达摩院资深研究员杨昌源(2018级博)、香港理工助理研究教授周志斌(2022届博)等。
    遵循“问题导向、实践创新、聚焦前沿”理念,带动培养了一批科技设计创新创业人才。如福布斯中国青年海归菁英郦轲(2014届硕)、胡润U30创业领袖李景元(2015届本)、胡润U30创业先锋陈天润(2022级博)等。
     
    图1 立德树人成效与相关媒体报道
     
    二、打造智能时代设计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建立高水平国际合作教育模式
    以高水平国际合作学术研究,带动跨学科设计人才培养。支持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UTD)全面合作。成立浙江大学-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创新、设计与创业联盟,建设浙江-新加坡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联合实验室(省级国际科技合作载体),联合承担40余项创新设计科研项目,联合发起举办5届“科技设计国际会议”。全球通讯社联盟亚洲网评论 “积极鼓励跨学科合作,将研究用于现实问题并探索新的思想和概念”。
    以面向人类共同挑战的设计定位,促进跨国界设计教育实践。负责中日韩三国教育部亚洲校园建设项目,支持浙江大学国合处发起的BRIDGE可持续设计行动,纳入《浙江大学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展设计人才培养,包括课程、设计工作坊、企业合作、社会辐射等内容。CHINA DAILY发表《Zhejiang University seeks to realize UN's sustainable goals》专题报道。
    以高质量课程和培养方案为载体,推动中国教育方案输出海外。牵头研发《The Role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on Growth in China》等5门全英文设计类课程,直接影响、推动和协助其开发新的本科人才培养项目“设计与智能”(Desig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担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生态设计领军班讲师,向“一带一路”政府官员推广智能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图2 科技设计教育理念国际推广
     
    三、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科普工作,增强公众在智能时代的参与力和适应性
    依托教育部人工智能省部协同创新中心,发起策划、组织设计和建设运营人工智能创新展,组织开发了数字创意智能设计、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智能创新等专题展品。该工作被纳入“浙江大学科普教育基地”,荣获中国科协“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图3 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聚焦科学文化软实力,推动高质量科普,人与AI协作绘画系统“AI Painting”在国家级展览如全国双创周(国家发改委)、互联网+未来科技展(教育部)等中展出,向大众展示了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并获新华社重点报道。
    普及一线科研前沿融入全民生活,第19届亚运会期间,《人工智能发展简史》参展浙江美术馆“博弈论:亚运竞技主题数字艺术展”,获《艺术中国》报道;在浙江美术馆展出的《运河·生长·万象》,受CCTV-3重点报道“反映了文旅融合背景下,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的建设成果”。
    普及科艺融合概念,引导公众拥抱未来数智生活场景变化。作为主讲人受邀参加2023“科学有观”《数智之下 艺术之上》(浙江省科技馆、浙江美术馆主办)、2020“数字巾帼Go Digital”系列讲堂(深圳市妇联指导)等活动,辐射各地。
    发表行业前沿报告,搭建公众与企业智能产品的沟通桥梁。在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智能产业高峰论坛、阿里巴巴UCAN大会等政企会议上,发表《大模型时代的设计机遇与挑战》等报告,促进公众深入了解智能产品开发背后的设计范式与技术变革。
    图4 社会服务活动相关事迹
     
    四、服务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建设面向全校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
    担任浙江大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依托中心开展工作。积极响应数字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使教育适应人工智能正在迅速形成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回答“智能时代、教育何为”重大命题,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以“厚基础、强交叉、重应用”为理念,以发现和解决真问题的能力塑造为核心,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类公共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数字素养。
    依托中心构建人工智能类本研公共课程体系,包括面向所有学生的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程群和面向各学科(专业)学生的AI+X学科交叉课程群。依托中心推动建设一批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专业深度交叉融合的AI+X课程,面向各学科(专业)学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人工智能在学科交叉中带来的新背景、新理论、新视野、新技术和新方法等;负责开发并主讲通识课程《新一代人工智能与预训练大模型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