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永平奖教金候选人
徐建明
教授
  • 推荐单位:农生环学部
  • 来校年月:1991年1月
  • 所在单位:环境与资源学院
  • 徐建明:尽心尽力搭建学生成长成才平台
    推荐评语

    徐建明教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恪守教师行为准则,爱岗敬业,求真务实,潜心教学,治学严谨,为人师表。从教三十一年来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始终秉承“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习创新激情,全面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的理念,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长期主讲专业核心课程《土壤学》、《健康农业》(竺可桢学院)和《生物地球化学》、《土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术前沿》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本科课堂教学评价优良率100%,研究生课程考核等级优秀率100%。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SRTP(含国创4项、省创3项)71人,多人获省级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国内外竞赛奖励等荣誉;积极推进国际化培养,推荐多名本科生、研究生参加国际知名高校的联合培养、暑期交流等项目;指导1名博士生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名博士论文获省优博提名、2名博士论文获校优博和提名。

    作为一级学科带头人,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农业专业学位分领域教指委委员,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农业资源与环境为A+学科,本科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组建一流教学团队,推进课程网络化改革,以优秀教材为依托,以在线课程为平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负责的1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课程,上线中国大学MOOC;1个项目入选学校“十三五”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并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认定;获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排名1/9)。主编/主译教材4本,参编教材4本,其中主编的《土壤学》(第三版)入选“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土壤学》入选“十二五”、“十三五”农业部规划教材,《土壤学》(第四版)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二等奖(排名1/1)。培养了一批优秀毕业生,包括省特级专家1人、全国人大代表1人、国家四青人才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中国科协托举人才1人等,已成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中坚力量。由于育人成效突出,曾荣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校级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受到师生的敬重和爱戴,得到同行高度评价。

    鉴于候选人的突出业绩,学部同意推荐徐建明教授为永平奖教金候选人。

    主要事迹

    徐建明教授在浙江大学从教31年,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担当立德树人使命,潜心教书育人,始终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立志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切实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重任,卓有成效地牵头并以身作则推进教学与科研育人的革新实践。

    教书育人:一门土壤学,一讲31

    徐建明1991年一留校,便开设《土壤学》课程。在三十余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紧抓时代脉络,紧随时代潮流,带领团队全面推进了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更新与改革,夯实课堂和实践教学各环节。徐建明说:“上了31年的课,最大的感受是课比天大。

    优秀教材建设为抓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主编出版了《土壤学》(第四版,2019年)(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土壤学》(第三版,2010年)(十一五”“十二五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教材)参编《土壤学》(第二版,2000年)(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九五规划普通高校教育国家级重点立项教材)。另外主编《土壤生物化学》(2015年)等教材,主译国际经典教材《土壤学与生活》(2019年),参编《环境土壤学》(2005年第一版、2010年第二版、2018年第三版)等《土壤学》(第四版)获得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高等教育类)2021年),《土壤学》(第三版)获得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2011年)《土壤学》(第版)获得全国高等校优秀教材一等2002年)该教材是全国100余所主流农业院校选用的本科生教材实现了浙江大学主编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在全国其他相关兄弟院校的共享。

    在线课程创新为平台构建线下线上课程教学新体系在推进教材更新的同时,徐建明积极探索构建了《土壤学》教学网络化新体系,与线下课程结合,牵头打造了线上课程,强化土壤学知识点学习效果,突出重点难点和知识体系,彰显启发式教学和讨论教学的优势,让学生既能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吸收掌握国际前沿成果,提升自主学习热情,构建既符合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家重大需求,又能满足知识-能力-素质-人格俱佳人才培养目标的土壤学课程教学新体系,提高教学效果质量和农业资源与环境、资源环境科学等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土壤学》课程入选2019年浙江省本科高校省级线下一流课程并于2019年12月上线中国大学MOOC,至今已开课5次,累计授课1.74万人,土壤学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于2018年入选浙江大学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并通过2020-2021学年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认定。

    以教学评价改革为导向,打造高质量教学课程群“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教师是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用自己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历经长期的从教生涯,徐建明深感作为教师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从不敢有丝毫懈怠。除了主讲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土壤学》,他还主讲了竺可桢学院的《健康农业》、研究生课程《生物地球化学》、《土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术前沿》等,潜心打造高质量教学课程群。尽管已经从教超过30年,每次授课前仍旧仔细推敲教学内容、琢磨教学方法,及时在讲课内容中增加学术前沿知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生产实践典型案例。教学质量深受广大学生好评,课堂教学评价优良率100%全国高校首届青年教师奖(2000年)、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2006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年)、全国百篇优博论文指导教师(2008)、校级先进工作者(2018年)、浙江大学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主导师(2020)、浙江省和浙江大学优博论文提名指导教师(2020)、浙江大学优博论文指导教师(2021)等荣誉。

    科研育人:是自觉,更是一种团队文化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徐建明坚持把传道、受业、解惑相统一,立志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潜心教学,始终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秉承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习创新激情,全面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的理念,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强化,激励学生自主创新、自立自强,教育学生遵守学术道德、恪守诚信品格。从教31年来,一批批学生从徐建明教授团队中成长起来,走向各自工作岗位后,如同一颗颗火种,把服务“国之大者”的育人理念播散开去,不断培养出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新时代高才

    矢志启智润心,组建教学团队徐建明非常注重教学团队建设。团队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土壤污染过程与修复原理”创新研究群体(2017年)、农业农村部“产地环境质量与农产品安全”创新团队(2012年)为基础组建,通过十多年的青年教师培养和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年龄结构和梯队层次合理,具有多学科交叉的学源和专业结构,教学团队包括在土壤化学、土壤生物、土壤污染、土壤管理、信息技术等不同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的多名优秀教师,富有创新活力,现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高层次引进人才1人和国家四青人才6。在《土壤学》、《普通地质学》、《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农业环境保护》、《产地环境与农产品安全》、《生物地球化学》等课程设计方面,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又结合授课教师各自研究专长兼顾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使学生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了解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不同研究方向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学术前沿。团队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建立完善的导学联动机制与和谐导学关系,营造温馨“家”文化,获得浙江大学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2020年)。

    潜心立德树人,构建育人大格局立足于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育人理念,始终坚持志存高远、积极主动、激情投入的价值引导。作为指导教师,徐建明多渠道多资源为学生搭建成长成才的平台,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多途径强化学生的国际化交流已指导培养博士57人、硕士25人,其中1/414人)是与欧美国家联合培养博士,所培养的学生已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390余篇国际合作论文占63%,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件。指导1名博士获2008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名博士获得2020年浙江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1名博士获得2021年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名博士获2020年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目前,他培养的研究生毕业生已成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中坚力量,95%的博士毕业生入职国内外高校、省级及以上单位和国际著名企业,已晋升正高17人和副高18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青年学者1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青年千人1人、中国科协托举人才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专家3人,担任高校正校级领导1人、全国人大代表1人1人担任国际知名企业UPL Ltd.全球技术与开发部负责人。研究生教学成果基于双循环驱动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2021年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年浙江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建立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提升科教协同育人成效,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铸魂育人:“徐老师是大家的徐老师”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高等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徐建明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本位,用爱和责任肩负起精心育人的使命担当。徐建明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和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2018-2022年教育部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分委员会委员,这些学术兼职与使命促使他必须以身示范潜心致力于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教育部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江西农业大学校长赵小敏说:“徐老师作为教指委成员,把31年教书育人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大家,徐老师不仅是浙大的徐老师,更是我们大家的徐老师。

    创新科教协同新模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徐建明将心怀“国之大者”的自觉担当转化为服务全球发展、国家战略和区域目标的坚定行动,育人重点与科技支撑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等国家战略、学科发展、社会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和实施科教协同的教育创新培养新模式,注重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迄今为止,他面向全院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20人,指导本科生开展SRTP科研训练51人,其中59人次获得浙江省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国家级优秀志愿者、国内外大学生竞赛奖励、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等荣誉,推荐18人次本科生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分校等参加3+X3+2联合培养、暑期班、访学等各类国际交流项目。

    探索学科会聚新路径作为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A+学科负责人,积极组织推进了学生培养方案修订、系列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改革等专业内涵建设,组织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先后成功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4年)和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19年),并在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建设中,为主参与了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一流专业建设标准研制(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0年)。为推动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加强各相关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组织举办了第十一次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高层论坛2016年)。为开拓博士生视野,启迪智慧,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组织举办了土壤污染与修复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2017年)。通过跨学校、跨学院、跨学科、学科交叉、优势互补,以服务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耕地培肥与保护、土壤污染防治、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等国家重大战略与举措为契机,不断提升科研创新成果和转化效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构建产教融合新范式大学的根本不在“大”,而在“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学术造诣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先生”。有效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的现代农业产业绿色发展需求对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4年)、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012年)、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2016年)和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东南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岗位科学家(2017年),徐建明深刻领会与时俱进的产教融合的教改重要性在浙江温岭率先建成了全国首个省级受污染耕地长期观察研究站,牵头撰写的防控治三位一体 打好净土保卫战——浙江台州市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论文被收录于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编写《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教学手册(生态文明建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