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教学贡献奖
吴叶海
教授
  • 推荐单位:学工部门
  • 来校年份:1985年
  • 所在单位:公共体育与艺术部
  • 吴叶海:为人师表 舍己救人
    推荐评语

     吴叶海同志35年扎根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一线,以严谨务实的作风和脚踏实地的求是精神耕耘在运动场上。该同志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总体目标,致力于学校体育与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他坚持以德立身,用实际行动和工作业绩,为学校体育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他潜心一线教学,用心关爱学生,高质量完成体育教学、运动队训练、体育教研科研等工作。他致力改革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率先提出“健康之友”会员制教学模式,构建普通高校“三全体育”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倡导“互联网+体艺”,建立阳光锻炼、APP跑距等制度,创办“名校龙舟竞渡”“春季运动会”“水上运动会”“艺术季”“国际校园马拉松赛”等赛事品牌,进一步做实体育美育教育教学,大力发展校园群体群艺,卓越校园文体文化氛围,加快推进学校文体工作事业的快速发展。

    特此推荐吴叶海同志参评浙江大学永平奖教金。
    主要事迹

     35年来,吴叶海坚守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致力于学校体育与艺术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力行改革,提出构建普通高校“三全体育”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倡导“互联网+体艺”,建立阳光锻炼、APP跑距等制度,创办“名校龙舟竞渡”“春季运动会”“水上运动会”“艺术季”“国际校园马拉松赛”等赛事品牌,进一步做实体育美育教育教学,大力发展校园群体群艺,卓越校园文体文化氛围,加快推进学校文体工作事业的快速发展。改革成效得到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高度关注与充分肯定,称“浙大的这项改革,值得高校改革者关注,也值得每一阶段的教育者用心体会”。

    坚持以德立身
    自1985年入校工作,吴叶海积极倡导“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身塑心为目的”的教育理念,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自我修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在教学工作中,他践行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关爱学生。在担任田径队教练期间,他奔波于之江校区与玉泉校区之间,1990年冬天的一日清晨在虎跑路上摔伤,仍坚持出完早操,才去处理伤口;也曾亲力亲为在整理搬运训练器材时不慎因公受伤,肋骨骨折并伤及脾脏,在脾脏切除后不足50天便回归工作岗位。从教以来,培养学生运动员获得100余枚省级以上级别比赛金牌,打破10余项浙江省大学生以上级别田径比赛的纪录。
    他用实际行动和工作业绩,为学校体育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先后被学校评为“唐立新教学名师”“优秀青年教师”等,获浙江省“优秀青年体育教师”,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体育教师”等荣誉称号。2018年在第七届中国名校龙舟竞渡活动中,他跳水救人的事迹被广为赞颂,人民日报微信公号点赞,被授予“温州好人”荣誉称号,西溪湿地管委会授予“为人师表、舍己救人”锦旗。
    潜心一线教学
    吴叶海热爱教学工作,承担繁重的行政工作的同时,扎根运动场,每学期承担3-4个班的本科生教学课,教学评价优良。他特别关注学生运动安全与健康教育,着力加强对学生的运动安全教育,教会他们预防和急救。2017年11月16日在12分钟跑测试时,与在场教师一起救回一名(竺院新生)心脏骤停学生。
    教学之余,他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与研究,已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著作10余部,主持教改科研项目10余项。2014年《以非奥项目为特色公共体育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获得浙江大学优质教学一等奖。
    致力改革创新
    作为体艺部主任,吴叶海带领体艺部教师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贯彻“开足开起体育课”的要求,更新教学理念,把握教学改革方向,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攻坚任务,探索构建新时代普通高校 “三全体育”教育教学生态课程新体系,积极推动体育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018年、2019年相继推出体育课程改革浙大方案,开高校之先河。
    一是创新育人机制。做实体育教育教学,让量大面广的学生能够接受教育和熏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健康观、审美观,通过在校的体育课程学习与锻炼,实现四位一体“全方位”体育教育目标。构建课内三课和课外六个板块的课程体系,增加体育修读课程50%;创新课程目标与理念,改进教学大纲,丰富教学内容,完善组织形式;强化体育在立德树人中的地位,实施“教健康知识、传运动技能、练身体素质、育品德意志”的教学方式和“精教、专通、勤练、常赛”的教学方法。
    二是创新课程载体。实施本科生课内与课外、必修与选读相结合,研究生课内、课外自主选修、选读,创新课程任务与载体,实现四课堂协同“全过程”教育教学,全面加强和改进教学过程,为学生掌握终身体育能力,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奠定坚实基础。深化“以赛促练、以测促练、运动干预、指导辅导、打造品牌”群体活动内涵发展;增加体育学分50%,增加体育学时75%,增加跑距锻炼75%,增加校内体育竞赛100%,并出台本科生体育修读实施办法与培养方案刚性要求。
    三是创新运管模式。建立以本科生为基础,适度、适时向研究生、教职工和校友等开放共享的运动俱乐部会员制运行模式,实现“全成员”受益的课程价值与成效最大化。实行课内与课外,锻炼与体测,竞赛与交流,必修、选修、选读与自动、主动、共享模块化课程运行管理机制;充分调动运动队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在打造校园体育活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中的辅助指导和协助组织作用;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对教学、训练、锻炼、体测、竞赛、指导、评价等课程管理升级,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推动“教与学”高质量发展。
    改革创新成效
    一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提升。2009年合格率为73%,随后逐年提高,2014年以后合格率连续6年稳定在95%以上,名列全国前茅,尤其优秀率、良好率高于全国均值二倍,连续6年在浙江省本科院校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测中名列第一(除浙江警察学院外)。
    二是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显著提高。2018-2019学年,2018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人均次数比2017级学生多3.67次;2019-2020学年秋冬学期,2018级、2019级学生校内体育竞赛参与率分别为96.01%和98.21%。
    三是运动竞技水平取得长足进步。2017年,在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上获19金,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校长杯。2015至2019年,体育代表队在省级以上体育竞赛中获奖牌数持续增长(分别为140枚、220枚、203枚、174枚、256枚)。
    四是媒体高度关注与充分肯定。2018年9月,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先后报道浙大本科生体育课程新规,称“浙大的这项改革,值得高校改革者关注,也值得每一阶段的教育者用心体会”。英国泰晤士报、人民网、中新社、共青团中央、浙江日报、中国教育报、浙江经视频道等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引发全社会广泛热议。2019年9月,增加课程学时等体育教学改革新举措纳入浙大通识教育白皮书,并获新华社、钱江晚报专题报道,受到全社会媒体高度关注与充分肯定。
    五是同行广泛应用与高度评价。我校体艺改革实践《积极构建体育工作新格局》《强化体育育人》等4篇信息稿在教育部“一线采风”专栏刊登。改革与创新举措得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充分肯定,全国百余所知名高校前来借鉴,并应用于实践。美国常春藤联盟主席、麻省理工学院,新加坡教育部以及英国、韩国、德国、马来西亚等国外10余所高校来我校交流、研讨,对我校体育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六是项目表彰与基地打造。“学霸龙舟赛”被教育部评为2017年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龙舟项目2018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体艺部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3-2016年度群众体育突出单位,2014年获浙江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集体。
    七平台建设与精品打造。建成集课堂教学、课外群体、校内竞赛、体质健康、运动训练与竞赛、体育场馆、阳光体育锻炼、体育理论考试等大数据管理为一体的“浙大体艺APP”信息平台。2019年在中国大学MOOC和智慧树平台上线的《运动安全与健康》,学习人数超19万,应用于183所高校,入选智慧树精品课程TOP100。为实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校体育“不停教、不停练、不停训、不停赛”提供优质教学资源。
    各项改革受到教育部、省教育厅、兄弟院校及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仅2019年一年,吴叶海受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公体组、浙江省教育厅等邀请,作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专题报告12场,进一步确立了新时期“中国特色一流体育和一流艺术”的浙大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