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道木于1994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至今已达26年。在这26年中,他一直认真踏实做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重任。
一、教学方面
本科生教学:曾担任《光学》、《物理学III》、《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教师。近些年主要讲授竺可桢学院物理求是科学班的《光学》课程,计4个学分,安排在大二秋冬学期。除了常规教学要求,他非常强调的是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和评价。过程性考核分数在该课程成绩中占比为30%、期中占20%、期末占50%。过程性考核由三部分构成:其一是学生平时作业和表现情况,占10%;其二是要求学生每人命制一份试卷,要求尽可能接近于学生竞赛水准,其中一部分试题可纳入题库以备后用,占10%;其三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光学课程的过程中完成一个主题展示,占10%,其内容主要侧重于波动光学中的衍射理论及应用,希望学生们能主动地去探究当前光学发展前沿中的最新课题,要求学生完成查文献、编程、模拟、总结、PPT制作等环节。数学技巧较高的学生或许可给出相应衍射问题的解析解。在PPT演讲展示后,要求同学互相评分来确定成绩。在这种训练中,学生们的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表达能力等有了很好的提升,他所起的作用主要是点燃学生学习光学的兴趣。后来,该课程的主要受益者在他指导下已发表了近十篇SCI论文,尤其如吴宜家、劳观铭同学在大三已在《Opt. Lett.》、《Opt. Express》、《Sci. Rep.》权威期刊上发表了第一作者论文,并获全国“挑战杯”赛一、二等奖和竺可桢奖学金。
研究生教学:主要讲授《矩阵光学》研究生课程,计3个学分。早些年跟随导师王绍民教授做助教,并与导师合著《矩阵光学原理》一书,1995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进而,因不少国外学者的迫切要求,与导师合著英文版教材《Matrix Optics》(由CHEP-Springer出版)。他从2006年始主讲《矩阵光学》课,后被认定为首批校级研究生示范课程,也是对导师开创和建立《矩阵光学》的传承和发展。该课程特点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理论与科学前沿相结合,深受学生欢迎。
近十年积极探索和实践物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精心组织四届关于物理学本科专业拔尖学生培养中开展为期10天的暑期学校,从中有300余名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的拔尖学生获益。主持一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重点研究课题《基于三位一体科研平台的物理学拔尖人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初步成果《以生为本多管齐下的物理学拔尖创新人才“孵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2016年浙江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育人成效
指导和培养了23名博士生和21名硕士生,指导了国内访问学者10余名。其中所培养的研究生共6人次(毛海丹、梅掌荣、杜新悦、朱映彬、杜新悦、王涛)和本科生2人(吴宜家、劳观铭)获竺可桢奖学金;研究生18人次获国家奖学金。至此,毕业生中有10余位已成为国内高校的正、副教授,有1位(谢前森)担任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发中心负责人。
所指导的杜新悦的博士学位论文荣获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所指导的毛海丹、汪小刚、朱映彬三位的硕士学位论文先后荣获“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所指导的研究生有两项成果《光学图像编码进展》、《多粒子系统散射势结构因子对的测定》分别荣获2006年、2010年度的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奖。与研究生合作完成的成果《分数光学变换特性及其应用》获2011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另有三项成果于2007年、2010年、2011年分获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所指导的本科生劳观铭、张兆辉和陈佳林完成的成果《基于相位调控的新型光束传输特性的理论研究与实验验证》,2017年先后获第十五届“挑战杯”赛浙江大学特等奖、浙江省特等奖、全国一等奖。所指导的本科生吴宜家和曹世民完成的成果《基于目标衍射图案的一种新型光阑设计和实验验证》,2015年先后荣获第十四届“挑战杯”赛浙江大学特等奖、浙江省一等奖和全国二等奖。所共同指导的物理专业学生连年代表我校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2015年以来共获全国特等奖三项、一等奖两项。
三、社会服务
总结凝练了“课堂教学-探究性实验-科研训练-学科竞赛-挑战杯的全链路本科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体系”,应邀在2017年全国“挑战杯”决赛组委会上作为指导教师唯一代表作《拔尖人才培养探究》报告。同时,应邀就《结合挑战杯赛实例来谈谈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报告分别在2018年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科技创新竞赛闭幕式、2019年浙江省物理年会、2019年高校物理实验教学专题研讨会、河南科技大学、温州大学、华侨大学、澳门大学等会议或大学作交流分享。
参与承办2007年、2014年第24届、第3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决赛, 2015年第16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APhO)。参与复决赛的命题工作,将前沿的科学知识与落地的实际教学内容相结合,将科研深入浅出地反映在试题中,激励有才华的青少年脱颖而出。
近五年均参与了湖南省的招生工作和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现场的招生宣讲,尤其在物理竞赛决赛现场预签约银奖获得者人数有本质提升,为后期拔尖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多次带领本科生团队赴境外交流,足迹遍布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等高校,近两年本科生海外交流率有大幅提升。
担任物理学系副主任已八年,主管本科教学。所负责的物理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物理求是科学班,近十年培养成效较为突出,尤其在学生所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学生在发表高质量论文、学生出口等方面表现优异。近年负责申报的物理学专业已列入教育部“双万计划”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物理强基班。
四、科研反哺教学
主要从事传输光学、相干与偏振光学、分数变换光学、矩阵光学等方面的研究。同时,积极做好将科研成果反哺于教学和人才培养中。与导师合作相继出版《矩阵光学原理》和《Matrix Optics》中英文教材,曾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
主要得到了七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省151第一层次人才项目等资助。在Prog. Opt.、Opt. Lett.、Opt. Express、Appl. Phys. Lett.、Phys. Rev. A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被他人SCI引用近4000次。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奖、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奖等。
曾获得的主要荣誉:
[1] 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优秀导师奖,2020年
[2] 浙江省第六届师德先进个人,2019年
[3] 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2019年
[4] 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先进个人,2018年
[5]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优秀任课教师,2018年
[6] 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德育导师,2017年
[7] 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6年
[8] 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2016年
[9] 浙江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2016年
[10]浙江大学“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2016年
[11]唐立新优秀学者奖,2015年
[12]亚洲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组织工作贡献奖,2015年
[13]浙江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
[14]浙江大学校级先进工作者,2012年
[15]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06年
赵道木教授在浙大从教已26年,主讲《光学》、《矩阵光学》等课程,出版教材2本,指导23名博士和21名硕士,多人获得竺可桢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1人获全国优博论文提名,培养的本科生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赛一、二等奖各1项,育人成效显著。负责求是物理科学班拔尖人才培养,硕果累累。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在招生咨询、学生出国交流、学科竞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奖项。赵道木教授潜心立德树人,发扬高尚师德,获得师生一致认可,推荐其为永平奖教金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