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来临之际,浙江大学公布新一届永平奖教金名单。人文学院胡可先教授、物理学系赵道木教授,被授予浙江大学永平杰出教学贡献奖,获颁奖教金每人100万元人民币。这也是该奖设立以来,第二次同时有两位名师获“百万”大奖。
浙江大学永平奖教金由浙大校友段永平先生于2011年设立,用于奖励在教育教学事业上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设有杰出教学贡献奖、教学贡献奖、教学贡献提名奖三类,自2019年起,每两年评选一次。
胡可先:教给你不一样的经典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唐代诗人崔颢写的《黄鹤楼》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不过,原文的第一句其实是‘昔人已乘白云去’”。
在浙江大学全校通识核心课《唐诗经典研读》上,常常能听到这样让人大跌眼镜的例子。虽然课堂讲的都是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但是老师教得却不大一样,除了通常的文学赏析外,还道出了大多数人不知道的背后故事,让经典名著散发出新鲜意趣。
这门课的主讲人就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胡可先。虽然忙碌的科研工作使得他常年无休,中文系系主任的管理事务也很繁琐,但教学始终是他的心头肉。在本科讲台兢兢业业工作数十年的他,于花甲之年捧得了浙江大学永平杰出教学贡献奖。
《唐诗经典研读》是一门面向全校各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通识核心课,内容又是同学们都熟悉的经典诗歌,要讲好讲出新意,很难。开课前胡可先花了大量时间备课,他不想把这门课上成普通的文学赏析课或者概论课,而是宁愿花两个小时的时间把一首诗歌讲深讲透,“研究型大学的讲课必须有深度,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影响。”
为什么说《黄鹤楼》第一句是“昔人已乘白云去”呢?原来,敦煌石窟出土的唐代写本道出了天机,“查阅了诸多传世本子和后人的研究著作后,我们发现在宋代以前,都是作‘昔人已乘白云去’,元代以后把‘白云’改成了‘黄鹤’,并被收入《唐诗三百首》,流传至今。”
胡可先将文学演变的历史娓娓道来,以此告诉同学们“积非成是”的规律和意义。
年年上课年年“翻新”,胡可先不断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其中,《唐诗经典研读》也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教材。虽然课程有难度,但依旧深受同学们的好评,100人的课程容量,往往报名的有近千人,最后不得不多开一个小班。
说到网络上课,一般人总觉得年轻人爱玩、会玩,没想到60后的胡可先是全国第一批开设慕课的老师。
2013年,慕课开始传入中国。胡可先敏锐地感觉到这会是一种未来普及的授课新方式,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但并不精通网络的他,要怎么学起呢?胡可先找来各种网络课程一个个地看。中文系教授陈洁说:“那时候我经常会去听一些网络教学的培训、讲课,总能看到胡老师跟青年教师们一起认真听课,给我很大的触动。”
准备了近一年时间后,以通识核心课程《唐诗经典研读》为基础的《唐诗经典》MOOC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精益求精的胡可先第一节课录了整整一天时间。以后他越讲越顺,不仅经常去互动区回答网友提问,还设计了研究生讨论的圆桌会环节,增加课程形式的丰富性。
“这门课是我的大爱,干货多,韵味足。”“尤其喜欢胡教授,讲述很吸引人。”“作为离开校园很多年已经50多岁的人,还有机会享受国内一流大学的专业课程感到非常满足和快乐,让自己的文学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慕课平台上500多条留言写满了对这门课的喜爱之情。
《唐诗经典》MOOC课程和MOOC大学先修课程至今共开设16个学期,选课人数超过49万人,其中不乏一些高校的教授、副教授,课程在2017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成为多所高校专家作为教育研究的案例。
胡可先的博士生导师是词学大家、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吴熊和先生。在胡可先的心目中,吴先生是一位道德和文章都堪称楷模的学者。“我认为他是专家型教师,而专家型教师也是我毕生追求的境界,也就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胡可先认为,做一名好老师,要“用心、用情、用力”。用心才能打动学生,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用情才能激发学生,唤起他们的文学感悟;用力才能提高学生,提升他们的学习境界。
此外,每年暑期,胡可先总会带着研究生走出象牙塔,到各地进行学术考察,让古代文学研究的视野更广阔,内涵更丰富。在新疆交河古城外,地表温度轻轻松松就能达到75℃左右,胡可先顶着烈日“烤”了一个多小时;在西安碑林的墓志库里,胡可先和学生一待就是半天,用一纸一笔记下最新的考古成果,“这样的考察令人印象深刻,学生明白了文学产生的背景,研究也就豁然开朗了。”
赵道木:教师的作用是调动兴趣
走进浙江大学物理学系赵道木教授的办公室,书桌、柜子还是上个世纪的陈设,各类证书、资料堆满其间。“房间比较乱,只要不出差我每天都会来办公室。” 他笑着说,“宅”在系里同学老师找也比较方便。
从1990年进入家乡上虞岭南中学算起,弹指一挥,赵老师的教龄也快30年了。对于获得永平奖,他感到意外甚至有些紧张,“我是报名截止前才填的表格,真是‘临时抱佛脚’,非常感谢学校老师同学们对我教学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30年里,基础课、选修课、实验课可以说,物理学系要开设什么样类型的课程,赵道木都赶上了趟。所以,对课堂教学他有自己的心得。
近年来,面向本科生他主要讲授的是《光学》这门课程。因为是物理求是科学班的专业基础课,所以每次开课学生通常也就二三十人,他也就有更多的时间“精耕细作”。
平头,和蔼可亲,一笑起来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缝,这是赵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但他的课,却是出了名的“老虎课”,即便拔尖班的学生都没法轻轻松松拿到高分。
他通常会提前几个月给同学们布置主题展示的作业,希望大家有更多时间去主动探究光学发展的前沿。在演讲展示后,同学们还要通过相互评分来确定成绩。
赵道木看似是这个过程的局外人,但每一个展示主题由他来设计,每年都会推陈出新。从查文献到编程、模拟、总结,同学们遇到各种问题,他都会及时给予指导。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慢慢培养起向未知探索的兴趣。
“教师的作用,就是调动兴趣。”他说。
赵道木探索了一套由课堂教学向科研训练的全链条的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体系,很多学生从他的课堂激发出科研兴趣表示想早一点进实验室,只要提出,他都会满足。“赵老师的课堂重在基础,源于生活,更引导我们步入科研。” 浙江大学物理学系求是科学班1801学生黄泽蔚说。
同样要花几个月完成的作业,是赵老师会要求每人命制一份试卷。设计题目要比做题难得多,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要把所学知识串联起来,让能力更加激发,兴趣更深培养。黄泽蔚说:“做惯了题目,第一次自己出题心里或多或少会有些小兴奋,所以绞尽脑汁想出的难一些,而我们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被激发了。”
面向研究生,赵道木主要教授《矩阵光学》这门课,这是一门浙江大学首批研究生示范课,将创新前沿传授给学生是这门课的最大特色。
1994年,王绍民教授与赵道木合著了《矩阵光学原理》,这既是一本由科研成果凝结的专著,后来更是一本面向研究生的教材,成为这一领域研究入门的捷径。1995年,该书被国家教委授予优秀教材一等奖,2000年英文版出版。
此后,从2006年起,赵道木便开始主讲《矩阵光学》,他的课程不会枯燥的直接传授知识,也不会直接进行冗长的公式推导,而是从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入手讲解相应的知识内容,同时分享向他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环环相扣,深受学生欢迎。
做了三十年科学研究,教了半辈子书。科研与教学是怎样的关系?
在探索和实践物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中,赵道木最大的体会是,研究的目的面向战略前沿,要顶天;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人,要立地。“将科学研究转化为培养人才的养料,顶天与立地相结合,科研将更具生命力。”
201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颁给了引力波的发现者,而这个精密的实验装置本质上是一种激光干涉仪。赵道木通过这个光学在大型天文装置中应用的例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光的干涉的本质和物理意义。赵道木说,他的初心是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有获得感,做出结果后有成就感,以不错的成绩毕业有幸福感。
(转自浙江新闻,见习记者 李娇俨 通讯员 吴雅兰 柯溢能, 原文链接: 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52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