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炯:四十年“痴心”不变

   1994年,35岁的何文炯背着大约83公斤的图书和资料,从北京回到杭州。 
   那是他在中央财经大学(时为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保险系进修学习的一年中,几乎没日没夜泡在图书馆读书,并走访了许多保险学者和保险公司后积攒下来的宝贝。
   奔赴北京,是为了在杭州大学把保险与精算专业办起来,并打开学界和业界的局面。
   当时的何文炯,已经在杭州大学学习工作了16年。
   从数学专业毕业后,何文炯担任过数学系助教、思政辅导员,校团委书记、监察审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还有讲师、审计师等职称。除了数学,他还学习了经济和管理领域的知识,但他更了解学生、喜欢课堂,深深钟情于这片求是园。
   很多人不知道,为了顺利挑起全职教师的担子,何文炯在进修的一年里还一口气通过了20多门考试,包括学业考试、升学考试、教师岗位入职考试等。
   担任保险与精算教研室主任,主持保险学本科专业建设,是何文炯从管理服务岗位转变为全职教师的起点,他说:“我从没有刻意规划过自己的职业生涯,一切发生得那么自然,都是我喜欢做的事情。”
   这一干又是24年。
   近四十年过去,何文炯成了浙大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之一,他在浙大创建发展的社会保障学科已经成为该学科领域的全国重镇,他以关注民生、潜心治学、践行公共精神而受到尊敬。
   那个背着百余斤图书跨越千里的他,如今不再年轻,但一份育人治学的“痴心”却从未改变。

倾心育人,把课堂看得比天大
   三尺讲台上,何文炯总是能饱含热情。按照他的话说“站在教室里,就不会有累的感觉”。
   无论承担怎样的科研项目或智库工作,他每学年承担的教学工作量雷打不动:本科生课程2门(含竺可桢公共管理强化班课程1门)、硕士生课程2门、博士生课程1门、MPA课程1门。
   2010年,何文炯受国家发改委邀请,作为核心专家赴京参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由于起草任务工作重,需要长时间集中驻京。6个多月里,杭州、北京两地他不知往返了多少趟,当天往返更是家常便饭。而这期间,他还要探望家乡病重的父亲,但却没有落下过一堂课。
   何文炯始终觉得“课比天大”。他希望把一切所知交给学生,把真实的行业情况告诉学生。学生乐于接受,就是善待专业、善待自己的最大成就。
   凭借对社会保障和风险管理专业领域的深厚积淀,何文炯精心准备每一堂课,课堂内容还延伸至涉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数学等多个领域。他通过深入浅出的方法阐明社会保障基本理论,通过引经据典分析政府社会保障决策背后的逻辑,通过风趣幽默的授课语言保持课堂氛围的活跃。因此,何文炯的课深受学生喜爱,被称赞为“在浙大一定要上一节何老师的课”,因为何老师的课都是“满满的干货”。
   最难得的是,长达40年的教龄并没有使何文炯的教学僵化保守。他抓住40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大变革伟大进程提供的历史机遇,在课程内容、讲授方式、学生培养上始终与时俱进。
   以专业核心课程“社会保障学”为例,过去往往是从保障项目划分的视角来讲授这一课程。何文炯基于长期的学理探究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摸索出从风险管理视角组织这门课程的逻辑,同时通过植入社会保障实践中丰富的案例实现情景式教学,为社会保障学教学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又夯实了社会保障学科的学理基础。
   而在“精算学”这门对于社科类学生难度颇大的课程教学中,他吸纳数学类课程的教学规律,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从本科生认知逻辑出发,讲述公式背后的学理基础和相关历史背景,准确清晰地讲述知识原理,锻炼了学生的理性思维。
   何文炯始终把“学生理解了没有,掌握了没有”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总是用学生听得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述深奥的学术思想、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相关的技巧。学生这样评价:“社会保障学在我构建更全面的世界观的过程中,是大有助益的,且兼遇上何老师这一良师,许多本是费事费神的问题,经何老师两三句妙语点拨后,立时便柳暗花明。”
   之所以如此看重与学生的思维碰撞,何文炯有自己独到的观点。他认为,浙江大学这所百年名校所培养的学生,应当有事业、有教养、乐助人,进而成为在社会上受尊重的人。而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应当全面掌握社会保障制度的学理基础、设计原理、运行环境、实施成本和社会效应及其评估方法,要有公平正义的理念,要有民本思想和慈爱之心,还要有理性的思维,努力做到“热心人冷眼看世界”。这也正是他治学理念的延展。

潜心治学,投身百姓最牵挂的事儿
   上世纪90年代,何文炯在杭州大学创办的保险学专业,也是浙江省第一个保险学专业。他以创新的意识、敏锐的洞察力和筚路蓝缕的精神,探索出了一条学科建设的成功路子,10年内为浙江乃至全国范围培养了几百名宝贵的风险管理人才。
   随着国家对民生保障事业的重视,何文炯逐步将研究重心转移至社会保障学科,不仅全心全意投入到学校的学科建设中,而且深度参与国家和地方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研究。他所倾情的课题,用得最多的关键词是“养老”和“医疗”;他所关注的人群是最普通的老百姓,尤其是老人、病人、儿童、残疾人和穷人这些弱势群体。
   2007年,何文炯率领的研究团队揭示了职工医保乃至整个社会保险体系的“系统老龄化”现象,指出这将直接影响社会保险基金的长期平衡,从而影响制度的可持续性。他们基于坚实的学理和科学的定量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旨在降低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的政策措施,得到学界的认可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尤其是在社会医疗保险中,提出“纵向平衡费率”及相关理论,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27条的学理依据,并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年限等有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的计算方法。
   2009年,何文炯团队基于公平、可持续和社会资源节约利用的原则,提出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成一个“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很快得到浙江省有关方面的理解和接受,全省各地陆续实施新农合和城居医保制度整合。五年后,他们基于全国范围的调研,形成研究报告《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应尽快走出僵局》,指出此项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关键性问题,引起了国务院和全国人大主要领导的重视。2016年初,《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号)正式颁布。
   2011年,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浙江大学开展“人口管理服务体制机制研究”,何文炯作为课题组执行组长,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精心组织,基于科学的人口趋势分析,按照政府机构改革的方向,提出了进一步国家人口管理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原则和一系列具体政策,得到学界专家的积极评价,引起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
   同年,何文炯带领研究团队完成了《中国残疾人津贴制度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残疾人保障服务应当由救助型向福利型、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建议从残疾人的基本需求出发,建立残疾人生活津贴和护理津贴制度。四年后,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在全国普遍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何文炯团队的又一研究成果转化为了造福广大残疾人的民生政策。
   作为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要发起人之一和副会长,何文炯在专注浙江大学教学科研的同时,致力于全国社会保障学科建设。近年来,他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公共管理卷社会保障分支副主编、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系列教材《社会保险学》主编。
   常年笔耕不辍,重视学术成果转化。何文炯主持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其中许多成果直接服务于国家法规、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何文炯说,只是希望能为帮助老百姓实现稳定的预期,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尽一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