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一民:参选永平奖 再感“入对行”


说起在浙大有名的通识核心课程,一定会提起一门叫做《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课,每每到了选课的时候,这门课都是学生们争抢的对象。

“当时很多同学都推荐说这门课的老师特别好,所以我就选啦,特别幸运就被选上了,”2016级外语学院的王芯妍同学对这门通识课印象深刻,“我特别喜欢讲课的吕老师,讲得特别好,上课都没办法开小差,不自觉地会被吸引,老师还结合了很多他在法国的经历来上课,听起来很有意思。”

王芯妍口中的吕老师,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的教授吕一民,他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85年7月在杭州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一直在浙江大学(含原杭州大学)从事世界近现代史,尤其是法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今年已经任教33年的吕一民老师获得了浙江大学永平教学贡献奖,谈及感受,他总是半开玩笑地说:“俗话常说‘男怕入错行’,通过这次永平奖的评选,在更大的范围感受到了大家对我的肯定,这让我再次感到自己这辈子几乎没有“入错行”的遗憾。我在人过中年后经常会开玩笑地说,如果有来生,还是愿意当个大学教师,特别是像浙大这样不错的学校当老师”。


课比天大

不迟到是老师的本能

“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这门课,与吕一民在十年前的一段经历有关。2008年9月,他在法国排队参观爱舍丽宫的时候,遇见了一位浙大理工科毕业的本科生,并与之一起参观了爱舍丽宫,这位浙大校友听完吕一民的讲解后表示收获极大,同时不无遗憾地说在浙大读本科的时候没有什么机会选修高质量的历史文化类的通识课。

吕一民听后触动很大,正好第二年他在人文学院负责教学工作,便大力动员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通识教育改革,开设了一批深受学生欢迎的通识核心课程,其中就有这门吕一民老师与历史系朱晓罕老师合上的《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

吕一民的硕士研究生闫明昊曾经担任过《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助教,他说:“作为助教我会提前大概十分钟到达教室,但是每次一看,吕老师都已经在了。”不止这门课,任教33年,他上课都从来都没有迟到过,一般都会提前十几分钟到达教室,“我觉得这是老师的本能”,吕一民说。

2014年吕一民去巴黎参加并共同主持浙江大学和索邦大学合办的学术讨论会,回程时遭遇法航员工罢工,航班相继取消,吕老师为了不耽误回国给学生们上新学期的第一堂通识核心课,请在巴黎的朋友帮忙,用高价买到一张国航的单程票。回国后因为台风,飞机改降南京机场,国航送乘客到上海的大巴一时来不了,吕一民当机立断赶到南京南站坐高铁回到杭州,几经周折,终于赶在上课前赶到了紫金港校区,为学生们准时上课。

说起这个经历,吕一民说:“我在北大读书时曾多次观看人艺的话剧表演,那些国宝级表演艺术家让我推崇备至的,除了精湛的演技,还有‘戏比天大’的理念。在我走上教师岗位之后,我自然而然地就将此转化为‘课比天大’,把上好课作为头等大事。”

2009年以来,吕一民老师在兼任学院副院长的同时还担任了浙江省政府参事、西湖区人大代表,尽管公务繁忙,他始终力求不因此而影响教学工作。他的教学工作量,尤其是本科教学工作量仍一直大大高于所在院系的平均水平,居于院系前列。由于高水平的教学必须要以高水平的科研作为支撑,吕老师在教学之余亦甚为重视科研工作。他认为,一个合格的老师,必须要“讲台站得住”,“科研拿得起”,并在需要的时候“社会服务佳”。


不主动不拒绝不会不负责

吕老师的“三不”原则

在采访吕一民老师短暂的两个小时里,说起学生,他笑得最多,哪个学生是哪里人,现在在什么地方工作,有什么样的发展,什么时候来看过自己,吕一民都如数家珍。面对学生,吕一民有自己的“三不”原则:不主动、不拒绝、不会不负责。

第一条“不主动”原则,吕一民认为,面对数量众多的学生,特别是一堂课上百人通识课的学生,再主动也会分身乏术,“不主动”虽说是一种无奈,但保持一定的距离,也让学生们能够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历史这一学科,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

一旦学生主动,吕一民从不会拒绝学生请教、交流的要求,这就是“不拒绝”原则,有时候学生们约了他中午见面,吕一民12点下课以后直接买几个包子草草解决午饭,准时在办公室等着学生。

第三条原则,对学生“不会不负责”,硕士研究生闫明昊最佩服的就是老师回的邮件:“只要有问题,发邮件给吕老师,回你的一定是密密麻麻认认真真的一封超长邮件。”不管是自己本系的学生,还是上了吕一民通识课的外系的学生,他的邮件都是如此认真严谨。

吕一民的博士生刘璇说:“老师开的通核课每个学期都有一百多人选课,只要学生有要求,老师都会为他们一一开书单,解答问题,甚至有一次与一位外专业的本科生就他的未来规划谈了两个多小时。”这些原则,都是吕一民在三十多年的教书生涯中总结并践行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来不“装”

说起自己教书育人的理念,吕一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豪言壮语”,认同和践行的首先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与学生的相处、交流中,始终能善待学生,而且力求做到“将心比心,以诚相待”,从来不“装”,更不会把自己不以为然的东西灌输给学生。

只要学生有兴趣,吕一民都会不遗余力地帮助学生走上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现任华东师大思勉研究院青年研究员的范丁梁校友,大学时原来的兴趣是中国近现代史,就是在听了吕一民老师的《外国史学史》、《20世纪世界史》后,对外国史,特别是德国史学史和德国近现代史产生浓厚兴趣,成为吕一民的研究生,吕一民虽然自己研究的是法国史,仍然给了范丁梁许多研究德国史的助力,最后她公派留学并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

对于吕一民来说,最欣慰的就是一些毕业多年的学生在回忆大学课堂情景时发自内心地说收获很大,甚至几乎一字不漏地复述出自己当年讲的话,还有他们在学业有成的同时生活美满。

吕一民办公室内有数目不计的藏书,其中之一是学生汪少卿赠送的《燃灯者》,这是一本前些年流行的纪念恩师的书,在题签中他把老师誉为“燃灯者”,在汪少卿眼中,恩师吕一民就是一位“燃灯者”:呕心沥血,燃烧自己,照亮前方,引人前行。而成为年轻学生的“燃灯者”,是吕老师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来源:浙大新闻办 文 邱伊娜 实习生 柯溢能/图片由吕一民老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