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爱敬畏教师职业
王慧老师从教30余年来始终以教师这个职业为荣,热爱教学工作,以培养关心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自1991年调入浙江大学工作以来,她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教书育人、传道解惑。她主讲两门本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程,数年来坚持在教学上不断改革,不但在年平均教学课时上超过所在控制学院的平均数,且在十多年的教学考核中多为优秀及良好,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认可。此外,她曾多次担任过本科生班主任,新生之友,曾被广大学生推选为“良师益友”,获得过浙江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浙江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在她看来,学生们对她的认可是对她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最大的褒奖,也是她努力工作的最大动力。多年来,不管她的职务怎么变化(从2005年开始先后担任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工作如何繁忙,她从来没有离开过三尺讲台,没有离开过学生。在她心底里,“老师”这一称谓神圣的,也是她最乐意听到的!
2、追求教学达到最优
王慧老师对待教学工作始终追求完美。在她看来,上课经常会留下“遗憾”。从专业角度看,教师的目的是要减少“遗憾”,对教学中的一切尽可能采取优化手段,使得教学效果能够无限逼近理想中的最优状态。不仅是她自己每次上课前总要花时间认真备课,每年对教学内容对教学手段对例子都进行梳理;而且将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传递给同事们。她负责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组承担着控制学院最主要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历年来因教学效果好而得到学生的好评。但她并不满足,她认为研究型大学的课程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探索性的学习。因而,课程组这几年来一直在做教学的改革,为此课程组的老师们做了大量的教研与探索。采取了“教师集体备课、大、小班式授课、小班化教学、学生小组每周讨论交流、教学过程质量监控、考试半开卷”等等,将课程中的核心思想“反馈原理”应用到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为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潜能提供了良好平台,逐步实现课堂教学“从传授式教学”向“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方式转变,达到专业教学的学习与研究互动,教学和科研互动的目的。目前,课程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正辐射到学院的其它课程。
王老师不仅专注于教学,而且将教学与育人紧密起来。一是通过课堂教学传递正能量,批评不正当的抄袭及学术不端等行为;二是通过课堂与作业等发现可能存在的学风或处于不好精神状态的学生,及时与辅导员联系联手以及时解决问题。
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深受前辈与导师周春晖等教授的影响,王慧老师非常热爱教师这个崇高的职业,她认为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一块铺路石,既要承担导师的职责,亦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要从学生一生的快乐与幸福出发来考虑问题。基于此认识,王老师不但在传授学业知识方面努力钻研,培养与指导了许多优秀的本科生与研究生,而且还以较为丰富的人生阅历影响她周围的学生,鼓励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她接触的学生面既有高中生(因为参与招生工作)、又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她除了与学生在学业与业务知识上进行交流,还以自己的真诚、真情、真心感染着同学们,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
多年来,学院的学生活动如座谈会、毕业晚会、新年晚会、毕业典礼、专业宣传、参观实验室等等,凡是王老师有空都会去参加,只要是学生有需要,她都会尽量满足,包括给学院的院刊撰写稿件。与许多同学一样,王老师喜欢阅读,所以她也喜欢参加学生们的读书分享会,与学生们交流阅读的快乐,分享读书的心得。
从2005年开始她参加招生工作,2009年开始担任招生组长。十余年来,通过招生工作她认识了一批到浙大学生的四川学生,并与其中的一些同学或家长至今保持联系,延续的招生后的培养工作。讲两个小故事。某高分考入浙大同学进入大二后陷入常见的迷茫失落期,课也常常不去上。正好是王老师的课,发现他两次未到课便先与辅导员联系,再自己找他很认真地谈话交流若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该同学很快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本科毕业时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后到北京某单位工作。另一位也是以高分考进的学生,但进了浙大后放松学生,贪玩。确认主修专业时未能去成一心想去的某专业。王老师通过跟他不断地沟通,后来也预确认到控制学院,特别安排负责的班主任帮助他。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该同学顺利毕业且找到相当满意的工作。近期又传来好消息,今年考研已经被上海某著名高校录取。类似的与考生之间的故事还有很多。不过王老师总认为这是每个浙大招生老师都会遇到也都会这样去做的。还有相当多的考生家长因咨询而结识她,可能孩子已经毕业甚至未能到浙大来,但家长却已经成为她朋友圈中的朋友,经常帮助她宣传浙大。
王老师总是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在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上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与自己喜欢的学生在一起,自己也变得年轻起来。她的工作时间经常很长,但她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