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寓教于乐 精品化培养模式

何勇,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现任浙江大学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主要从事数字农业与农业物联网、农用航空、农业智能化装备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何勇教授忠诚教育事业,治学严谨,求真务实,关爱师生,为人师表。获国家教学名师、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省高校教学名师奖、省首届师德标兵、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浙江省高教工委和浙江大学优秀党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十二五”数字农业与智能化装备的863领域主题专家、全国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国家级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在日本东京农工大学、美国伊利诺斯大学高访。是863项目首席专家,主持863、国家基金等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80余篇,据最新ESI统计,全球共有4615名科学家排名进入农业科学专业领域前1%的“最被引科学家”,何勇教授名列73位,按TOP论文数排序名列全球19位,H指数36。

何勇教授热爱教学工作,教学业绩突出。对待教学工作一丝不苟,讲课条理清晰、生动,逻辑性强,并能密切结合科研和生产实际,注重教学改革与创新,获得教学督导组和学生的一致好评。曾获浙江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近10年来,开设了《精细农业与3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农业物联网及其应用》等多门课程;主编“十五”、“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和浙江省“十一五”重点教材各1本,“十二五”期间撰著的《光谱及成像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教材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负责的本科课程《精细农业》课程荣获国家精品课程,2012年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何勇教授理论知识扎实,思维活跃,勇于开展课程改革与创新,不断寻找和占领新的制高点。上世纪90年代后期,何勇教授敏锐地捕捉到精细农业发展的必然,在全国率先开设了《精细农业与3S技术》等课程。随着数字农业与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他率先在国内开发了一系列数字农业教学设备和仪器,建立了第一个校内外互动的农业物联网综合实验基地和校企联合实践基地的一体化教学实验体系,在本科生中首次开设了《农业物联网及其应用》课程,并撰著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教材已交科学出版社出版中。搭建了国际教学平台,实施了数字农业多学科交叉培养的管理体制,探索了一条多学科交叉、多教授联合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之路。

何勇教授十分重视学生的培养,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提高学生业务素质的同时,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作为大学教授,何教授始终把培养学生放在第一位,在从事忙碌的教学科研工作同时,为本科教育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主动担任本科生导师、“一对一”导师和新生之友工作及博士生德育导师。从当代学生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一条适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科学培养模式。作为主要发起人和参与者,在学院中提出并实施了“优秀本科生教授一对一辅导计划”的精品化培养模式,为综合性大学精品化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新路。在学生培养中主张寓教于乐,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科研,以兴趣为导向让学生自主开展科研活动。同时,重视学生学术规范、学术素养的培养。每年,何勇教授都会通过在团队开展一系列的学术规范活动,如学术论文纠错竞赛、PPT制作大赛等,对进入团队的新生进行学术规范培训,并自掏经费奖励、激励优胜学生。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通过评选学术最优秀奖、最佳协作奖等,建立以正面激励为主的团队学术奖励制度,调动每一位团队学生的科研积极性,营造积极向上的研究氛围。何勇教授还非常重视学生国际化、高水平科研能力的培养,每年自筹资金带领学生参加国际会议,让学生亲临现场感受国际学术氛围,扩展学术视野,提升学术能力。何勇教授积极进取、勇攀高峰、永不言败的科学精神和孜孜不倦、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同学们都知道,几乎每天晚上,何教授办公室的灯是在11:30以后才熄灭。

何勇教授在生活中同样悉心关怀学生,尽心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他关心实验室、学习室的设计和装修,为学生配置了电脑、空调、冰箱、微波炉等用品,从生活上实实在在地关心和爱护学生,为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对困难学生,悄悄提供经济援助;百忙中,亲自带着身体不好的学生寻医问药。他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多次自筹经费派送青年教师前往国外知名学府进行学术访问和合作研究,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科研学术和教学活动,为他们的迅速成长创造条件。

身教甚于言传,近年来,何勇教授指导的研究生多次、多人荣获浙江省“十佳大学生”、浙江大学“十佳大学生”、“香港百人会奖”、“竺可桢奖”等,领导的团队于2011年被评为浙江大学十佳“五好”导学团队。指导的2位博士研究生分别获得2012、2013年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