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苏:多元化教学模式

曾苏老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并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奖章、浙江省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领衔药物分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主讲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药物分析》, 连续两届当选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先后被聘为《药学教育》杂志编委、《中华百科全书-药物分析学卷》和《药物分析杂志》副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编委会常委。

1.热爱高等药学教育,教书育人

自1986年留校一直都奋战在教学一线,言传身教,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培养,每年都承担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及实习等教学工作,在教育改革和学生培养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先后开设10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课堂教学注重课程的共性与特点,以掌握原理为主和引导学生思路为目的,强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获得学生好评。每年指导本科生RSTP和毕业论文3-4人;已经培养研究生71名(博士生 28 名、硕士生 43 名);目前在读研究生12名。另外还多次担任本科生导师、新生之友和研究生德育导师, 经常与新生交流,举行专业和人生讲座,组织学生参观胡庆馀堂中药博物馆、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教育学生坚定药学专业思想,学好药学专业知识,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做出贡献。例如有一年,学院安排申请人作为6位新生的学业导师,由于深受同学欢迎,其他学生主动要求加入,先后增加至12人之多。还被评为优秀德育导师,本科生浙江大学百篇特优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浙江大学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提名奖等。

2.注重教学改革和先进教学理念

积极进行教育改革、课程建设和学生培养。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精品课程网页、E-mail等,更新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同时,网上资源不断更新,将最优质资源运用到日常的教与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并对课程网上学习资源进行持续丰富,包括:课程概况课程简介教师团队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课程内容:教学大纲课程章节(知识点)、课程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教学设计、实验实践例题习题、文献资料试卷参考教材),增加了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我要发言等栏目;更新课程网络教学网站,使得网站资源更加丰富、形象更加生动、既有理论又有实验、师生互动、学生交流、效果自测。形成了“各种教学方式并举,理论与实验教学并重,教与学互动”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尤其是结合课程特色而开展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上进行了大胆创新。通过改革,获得了各级教学改革课题8项,校级教学成果奖4项,发表药学教育论文12篇。申请人负责和主讲的本科生《药物分析》课程,2013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此前还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浙江省精品课程,浙江大学精品课程,浙江大学优质课程等。

3.改革教材模式,出版一流的教材

打破传统的教材格式,每章开头都增加了简明教学大纲,分别列出本章需要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内容,以利于教师教和学生学。在网页上列有每一章的自测题及参考答案,教学PPT和自学参考资料,以利于自学和测试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因此,获得了国家“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省部级规划教材的连续资助。申请人已经主编出版了7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主审1部,参编3部。如药物分析学、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等。

4.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和提高体系

师生共同参与,阶段性评价与一次性评价相结合、教学质量评价和提高相结合、内外评价结合以内部评价为主,构建了师生互动型全程教学质量评价和提高体系。包括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教学质量监控评价;阶段性教学质量评价;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外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药学专业认证、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教学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