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矿:春风化雨润新苗 丹心流淌洗热血

2.jpg

    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进了浙大,苏德矿的课你一定要上。”这是浙大高年级学生给新生学弟学妹的建议。

作为一名教师,苏德矿始终追求呈现最精彩的课堂。在容纳200-300人的教室里,为了保证学生能听清自己的声音,他“武装”了两个话筒,一个放在讲台上,一个挂在胸前;为了呈现最好的课堂效果,他像一个“舞台监督”一样严格要求:教室第一排的窗帘必须拉上,以免大屏幕反光;幻灯片的纸片要用油性笔书写,使投影到屏幕上的效果最清晰;为了让抽象的数学变得具象,他设计了一个个接地气的喜闻乐见的比喻:如讲偏导函数时,他用爱情作比喻“当你喜欢一个人,Ta的一点变化你都看在眼里,别人都变成了常数,Ta才是唯一变量。”通过时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将做人做事以及正确的三观,潜移默化渗透到教学中,起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苏德矿还探索出了一套“教学心经”:团队合作学习教学法、探索发现法、形象教学法、先练后讲教学法、媒体引导教学法。特别是团队合作学习法,他通过调动男同学的责任心和女同学的细心,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和团队合作学习的能力。

听苏老师的课是一种思维上的享受”,“苏老师,就是您这片苏联德国争着开采的金矿,带着我们遨游微积分世界,让我们感觉原来微积分也可以这样有趣地学。”学生们的评语是对苏德矿最好的认可。

   因亲其师,方信其道

除了课堂上的春风化雨,苏德矿还将课堂搬到了云端。“及时解决同学的问题,而且可以拉近感情。一人答疑,所有人受益。”这是苏德矿最初想要运用微博答疑的目的。微博是一个没有课堂、人数、时间、空间等限制的更大的“课堂”和平台,只要感兴趣,人人都可以参与讨论。

经过数年的实践,这种方法受到了广大学习爱好者的好评。现在不仅有在校大学生、中学生、社会青年,甚至还有小学生家长也来问数学题。最感人的事例是,有一位在私信里说自己大学没有学过数学,工作后又想考研的微博关注者,从2016年1月起,至今已经连续4年在微博上问苏德矿数学题,对于这样一位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苏德矿做到了有问必答。微博上,除了他自己答疑外,还发动大学生共同参与答疑,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营造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有效的引导大家运用微博这个新媒体。

除了微博,苏德矿还运用了直播课堂教学、微信教学、MOOC与教学相融合等方式进行授课。第一次做直播演讲的当晚,点击观看人数达到99万,受欢迎程度超出了的预期。现在,每一次课堂直播,平均点击量都有5000余人,最多时点击量达到3万人。

事实上,苏德矿并不适合长时间使用手机和电脑,其双眼超高度近视,双眼度数是1700度,校正视力也很差,一个眼睛矫正视力不到0.1,另外一个眼睛矫正视力不到0.4。他眼底患有黄斑变性,白内障,视网膜裂缝,随时都可能会发生失明的危险。但“做教师最快乐的事莫过于穷尽毕生精力,研究如何做一个最优秀,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这种不断进取的信念始终指引着苏德矿,使其与时俱进,永不停步,如他所言“愿意像一根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以德润身,以文化人

苏德矿始终将育人放在和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融进教学、渗透到学生的教育中,引导他们努力拼博,奋发向上!他紧紧围绕“小课堂、大世界”的思想,对课程全心全意投入,真心关爱学生。不仅教给学生专业知识,更启发学生拥有远大的梦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新生开学典礼上,他说:“大学的四年里,你们也会遇到瓶颈,要用导数大于零的态度对待它,相信‘天道酬勤’,微分了忧伤,积分了希望,成就你们更大的梦想。”在学生毕业典礼上,他谈到:“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总会有凹凸不平,也会像今天的蒙蒙细雨一样,总会有间断点,但那是‘可去’的。你们必须学会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能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限的。”在集体婚礼上,他祝愿道:“Ta是你的对称轴,有了Ta,你就能找到自己的另一半,Ta是严格递增函数,你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一天比一天快乐,一天比一天美好,希望你们的爱情像一条射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苏德矿不仅关心学生的成才,同样也关心年轻教师的成长。他在全国几十所高校介绍他的讲课六字经:“懂、透、精、趣、情、德”,把自己的教学心得与同仁分享,在浙江六个高教园区作教学示范公开课。

他的一位学生说“真的很庆幸遇到老师您,并能够向您学习这么长时间的数学。您的心中时时处处装着学生,您无私奉献的精神,令我们感动和敬佩,我体会到了真正名师的风采。”这便是对这位教了30余年《微积分》老师的最高褒奖。

 

 

(张清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