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教学贡献奖
李兰娟
教授
  • 推荐单位:医药学部
  • 来校年份:1973-07
  • 所在单位: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李兰娟:孕育桃李 言传身教
    推荐评语

    李兰娟院士从事传染病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40余年,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爱岗敬业,治学严谨。除科研和临床任务外还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优良,教学风格与教学成果得到充分肯定。几十年间始终潜心教学、倾心育人,以无私的精神、高度的责任、饱满的热情和先进的理念启迪指引一届又一届的求是学子;始终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和适应性强的高质量优秀人才为目标,热爱学生;始终坚持以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科研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重视教学改革与创新,获得众多教学与科技成果奖励,教学效果获得广大师生好评。

    李兰娟院士成功组建我国首家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打造多方协同创新模式,创建独特有效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实施与国际接轨的具有竞争力的研究生培养制度,为培养我国感染性疾病诊治交叉型人才和复合创新型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并荣获2016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主要事迹

    李兰娟院士从事传染病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40余年,是我国感染病学学科发展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在她领导下,内科学(传染病学)于2001年跻身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传染病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07年实验室建设成为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成为集医疗、教学和科研全面发展的国家重点学科和卫计委重点临床专科单位,建有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和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1420152016年的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均排名全国第一。同时作为一名浙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十多年来她不仅奔波在临床第一线,更奋斗在教学第一线,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为我国传染病肝病的临床和科研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

    因材施教,春风化雨

    李兰娟院士作为一名导师,力求为学生的医疗事业以及科研事业发展提供最优的支持,投入充足的科研经费并关心研究生的生活及学习状态,以培养最优秀的医学人才。几十年来,李院士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这些研究生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而李院士在开学之初便会针对各个学生的思想状况、科研能力、个人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因材施教。

    1、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李兰娟院士根据每位研究生的特点专长,结合其个人兴趣,制定具有个性化特色的培养方案,鼓励他们主做一个课题的同时,参与其它课题的研究。这样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实验技能,培养他们统筹安排、高效工作的习惯与能力,充分发挥其潜能。

    2、建立学习的氛围和条件:建立本学科学术报告例会制(每周安排一次以老带一小活动,由一名导师做学术演讲、一名其研究生做科研方法/病例分析报告);建立多学科合作病例讨论制度;建立学生间交流例会制(每月两次),师兄弟互帮互学。

    3、定期举办团队师生素养共提升活动:李兰娟院士非常注重传扬教学相长、师生相宜、团队共建、和谐发展的导学文化。尽管自己公务繁忙,但也总是亲力亲为,给予学生们具体的指导,并结合自身研究经验,引导学生的科研诚心从我做起,促进学生自律;融合师生关系,对研究生洋溢着无所不在的人文关怀。李兰娟院士在生活上对研究生也是关怀备至。除了在实验室里为研究生工作之余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还经常关心研究生的家庭境况,积极为学生排忧解难,从而使得研究生更能专心致力于科学研究。

    锐意改革,立于潮头

    李兰娟院士注重国际医学教学发展新动向,结合我国的医学教学实际,提出教学改革设想,在网络教学、双语教学以及传染病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作为传染病学教学中心的现任负责人,我国传染病学界唯一的工程院院士,她带领团队建立了用于学生在线学习的专门网站并申报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制作了全套教学用传染病学课件,精心组织了传染病学相关资源和参考资料,大大丰富了传染病学课程教学内容,扩展了传染病学课程相关知识,方便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有效的文献资料。秉承浙江大学提出的创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在教学上,她主张创建具有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在传染病学本科理论课教学中实行渗透型双语教学。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同时采用原版教材及自编讲义进行双语教学。

    李兰娟院士是国家重点学科传染病学的学科带头人,担任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连续主编传染病学领域几乎所有的国家级规划教材,同时李院士高瞻远瞩、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学科发展趋势,率先在研究生教材上实现了《传染病学》向《感染病学》的转变,将主编的国家级规划教材的书名由《传染病学》更名为《感染病学》,同时首创《感染病学》新课程,更能反映传染病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引导传染病学科向更加全面和广阔的领域发展,满足感染性疾病的防治要求。注重临床科研相结合,开创感染微生态研究先河,前沿研究成果发表于高影响因子期刊杂志,在国际上引起轰动,极大地推动了微生态学术研究的发展,是我国人工肝、微生态等领域的先驱和领导者,引领着我国感染病学事业的发展方向,更提升了我国传染病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凝聚梯队,争创一流

    建设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科、一流的科研、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管理,其中最关键的是一流的师资。作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学科的带头人,李兰娟院士凝聚了一流的教学梯队,远超全国医学院平均水平以及教育部高等医学教学评估A级指标。她积极培养青年教师,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临床教学能力;定期邀请国内外名校有关专家前来讲课,开阔青年教师的国际视野并提升其专业外语水平;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教学及科研项目和进一步深造。

    勤耕教坛,孕育桃李

    老师、医生、厅长、院士……在这一系列的称谓中,李兰娟院士还是最喜欢人们喊她李老师,因为在她的眼中,教书育人是传播真理、让更多人加入到推动社会发展队伍中来的关键途径,同时这也是她奉献了一辈子的光辉事业,她把这看得很重很重。四十多年来,她始终潜心教学、倾心育人,以无私的精神、高度的责任、饱满的热情和先进的理念启迪指引一届又一届求是学子,使他们逐步成为堪当大任的国之栋梁。

    李院士虽然工作十分繁忙,但涉及学生事务从不耽误,每位学生的课题实验都得到李院士亲自指导,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李院士也竭尽一切可能帮助解决。竭尽可能争取资源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引进人才,尽可能指导学生的实验科学研究。每次见到学生,李院士总会关心同学的科研进展,并就一些科研问题进行探讨和指导,切实保证学生科学研究的进行。无论学业或是生活,无论大事还是小事,李院士都对学生倾注了很多的心血。经常能在会议间歇、门诊之后、查房期间看到李院士同学生探讨实验研究、指导PPT的修改等。每次学生毕业李院士总是要抽空与学生们欢聚一堂,畅谈人生理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借鉴和学习。每位学生对李院士都感恩深重,在学习和工作中牢记李院士的教诲,有问题的时候大家也会想着咨询李院士,而她总是有求必应。同时也热忱欢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和学习。

    李院士在教学工作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她率先垂范,身教感染,在教育学生时,她始终坚持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所以,她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她忘我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给了学生们最好的榜样,验证了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的至理名言。

    其他事迹介绍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导,浙大传染病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微生态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国际人类微生物组联盟主席(4th IHMC),国际血液净化学会(ISFA)理事等。作为我国人工肝的开拓者,她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获重大突破;首次提出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从微生态角度来审视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为感染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她先后承担了国家“863”“973”十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20余项,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3项,在NatureLancetNEJMNature Communication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教育部高校推广应用奖二等奖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项目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H7N9禽流感的病原学及临床诊治研究入选2013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两院院士评选2013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5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肝硬化中肠道菌群的改变的研究项目入选2014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