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教学贡献提名奖
凌树才
教授
  • 推荐单位:医药学部
  • 来校年份:2002.9
  • 所在单位:医学院基础医学系
  • 凌树才:教人学真 学做真人
    推荐评语

    凌树才教授从教30余年,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在人体解剖学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承担了大量的基础教学工作,教学质量一贯优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内容层次清楚、深入浅出,知识表达专业而生动,深受学生喜爱及同行的认可。

    凌树才教授作为解剖学科负责人,在学科建设、青年教师培养等工作中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在他的带领之下,解剖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体解剖学课程目前已建设成为浙江省精品课程;而由凌教授主讲的基础医学整合课程,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并早在2010年就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此外,凌教授还先后作为主编、参编人体解剖学教材及专著17部,并负责完成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5项;同时还担任中国解剖学会理事,浙江省解剖学会理事长等重要社会兼职,还曾获宝钢优秀教师称号、浙江大学优质教学二等奖、浙江大学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主要事迹

    爱岗敬业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同时该课程很特殊,工作很辛苦,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解剖师资队伍不稳定已成为全国医学院校面临的共同问题。然而凌树才老师却在该工作岗位上一干就近35年。做到爱岗敬业,热心教学,倡导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创新精神,努力赋予人体解剖学新的生机和活力。作为解剖课程组负责人,凌树才老师担负着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青年教师培养及研究生培养等多方面的工作,但他始终站在本科教学的第一线,一人主讲5门课程,年均授课时数近392学时。对解剖教学潜心钻研,精益求精,条理清晰,图文并茂,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教学效果受到师生们的一致赞扬,他主讲的课程一直都是学生们选课的热门。在教学质量评价中,他上的课程绝大多数都被评为优秀。2002年来到浙大后,先后获得浙江大学先进工作者、多次获得浙江大学优秀教师奖教金、浙江大学医学院先进工作者以及优秀本科生导师等荣誉。2010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教书育人 凌树才老师始终认为,作为老师要时刻关爱学生,从正面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在课堂上,要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从学生的一个眼神中获知他它是否已经听懂,及时对上课的节奏进行调整。在课后热心给学生答疑,通过E-mail和短信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此外还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帮助他们找出问题所在,扫清障碍,使学习成绩得以提高。例如:2003级有一位同学在学习解剖时由于课余时间没抓紧,各门课程成绩都不理想,他就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与他多次谈心,使他认清学习目的,找出自身不足,建立起信心,在以后的课程学习中该同学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习成绩稳步提高;一些来自台湾和韩国的学生对浙大快节奏的学习生活环境不适应,学习上困难重重,他总是从百忙中抽时间不厌其烦的给他们开小灶,使他们逐步跟上节奏,完成学习任务;每年入学的新生对解剖学课程充满好奇和向往,要求参观人体博物馆,他总是满足他们的要求,利用双休日亲自带领他们参观,并给予耐心讲解,目前这些同学中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人体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在杭州市市民科普周中为参观者进行讲解,从中自身也得到了有益的锻炼。

    教学改革 凌树才老师非常重视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负责的人体解剖学课程已经建设成为浙江大学精品课程及浙江省精品课程;(2)积极参加学院的基础医学整合课程建设以及模块化教学改革项目,并一直担任整合课程的主讲教师,在该课程的解剖教学中不断引进先进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虽然工作量成倍地增加,但是他总是兢兢业业地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目前基础医学整合课程已经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且在2010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3)针对解剖数码互动实验室这一先进设施的应用申请了浙江大学教改项目,目前已顺利完成,为这一新型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推广积累了经验;(3)积极推行研究性教学,近几年他共指导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SRTP)共30项,参与项目的学生人数达百余人,此外还指导挑战杯项目1项并获得校级二等奖。这些工作为本科生早期接触科研创造了条件,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4)建立人体解剖学教学网站(http://course.zju.edu.cn/rtjpx/jxpt),将各门解剖课程的教学课件和录像及时上网供学生复习,还在国内率先引进美国先进的可视化人体教学软件,供学生在网上进行模拟解剖学习。另外还组织学生将人体博物馆的标本拍摄成图片,建立起“网上人体博物馆”,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目前该网站的点击率已经达到176587次。

    学科建设 2006年医学院从湖滨校区整体搬迁到紫金港校区,为了新校区解剖教研室的建设,他放弃了假期的休息,多次外出考察调研,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引进先进的建设理念,制定了详细的解剖学教学实验室、科研室以及人体博物馆的建设规划,经过数轮专家论证和答辩,他申报的建设项目全部获得学校批准。为了保证质量,在那些日子里他每天顶着酷暑往返于新、老校区之间,密切关注施工进展,发现不达标的地方马上与施工方沟通进行纠正。新建成的人体解剖实验室的各项指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其中“大型人体解剖数码互动共享系统”、“解剖实验室高能离子净化系统”以及医学人体博物馆的“全身人体层次解剖系列塑化标本”等建设项目均为国内首创,先进的教学环境令人耳目一新,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青年教师培养 2002年,凌树才老师刚来浙大工作时,解剖教研室科研基础非常薄弱,科研产出为零,整个科室没有一项省级以上的科研项目。随着解剖教研室多名老教师的相继退休,加上几名教师不堪工作压力离开浙大,解剖师资人数由原来的15人锐减为7人。针对这种局面,他一方面积极引进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使他们能适应日益增强的竞争环境而安心工作,采取了以下措施:(1)在教学上他坚持集体备课和新教师试讲制度,并将自己上课的PPT和教学资料提供给青年教师参考,帮助他们过教学关;(2)在科研上从多方面争取经费进行实验室建设,使科研的基本设备得以保证;(3)积极组织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并率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对缺乏科研经费的青年教师,他将自己的研究经费提供给他们进行预实验;(4)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下,先后派往国外进修6人次,国内挂职锻炼的青年教师达4人次,而自己则甘当铺路石,默默地承担起更多的教学任务,教学时数最多的一年近500学时。在凌树才老师的带领下,年轻教师积极上进,已有2人晋升为教授,2人晋升为副教授。